當前位置:首頁>新聞動態
干冰清洗在電子元件中的工藝
閱讀:13
干冰清洗在電子元件處理中,憑借無殘留、不損傷元件的特性,成為清潔環節的重要選擇。其工藝需結合元件特性,把控細節以保障清潔效果。
預處理階段,需對電子元件進行分類。針對精密芯片、線路板等不同部件,調整干冰顆粒大小與噴射壓力。芯片引腳等細微部位選用30微米以下的干冰顆粒,避免堵塞縫隙;較大面積的線路板可適當增大顆粒直徑,提升清潔效率。
清洗過程采用低壓噴射模式,壓力通常控制在0.3至0.8兆帕之間。噴頭與元件表面保持15至30厘米距離,以45度角勻速移動,讓干冰顆粒充分接觸污漬。干冰瞬間升華產生的沖擊力,能剝離焊錫殘渣、灰塵等附著物,同時升華吸熱可降低元件溫度,防止因摩擦產生靜電。
清洗后需進行干燥處理。自然放置5至10分鐘,讓殘留的微量水汽蒸發,避免影響元件的電氣性能。對于帶有連接器的元件,清洗后需檢查接口處是否有殘留雜質,必要時用壓縮空氣二次清理。
這一工藝的核心在于平衡清潔力度與元件保護。通過精準控制參數,既能去除污漬,又能保持電子元件的原有性能,為后續組裝或維修奠定基礎。